韓俊,金普新區灣裡街道居民。2017年6月24日下午,在清理垃圾桶時,他發現掉出一張百元鈔票和一個手包,打開清點共1700元現金,根據錢包內有效信息,最終找到失主。三年前,韓俊的兒子重病去世,留下兩個稚氣未脫的孫子和一大筆醫藥費的債務。為瞭生存還債,老兩口搬到不足20平米的簡易鐵皮房內,老伴在傢靠縫補衣服度日。對於韓俊而言,1700元相當於他一個月的收入,在金錢面前,傢徒四壁的他沒有動搖,完璧歸趙。韓俊獲評2017年下半年“誠實守信”金普好人。

王希和,大連京東公司配送員。2017年7月18日中午,他突然發現車門外一位大爺臉色煞白,捂著胸口說心臟不舒服。他沒有猶豫,立即打開車門,及時將大爺送到醫院。由於送醫及時,患急性心梗的大爺在當天成功地進行支架手術。2016年冬天,一位老人車禍後滿頭是血,攔不到車,他發現後拉著老人就趕往醫院,老人得到及時救治。老人傢屬在尋找瞭112天後,終於找到王希和並當面感謝。他因兩度救人不留名,被邀請到中央電視臺《我有傳傢寶》節目,京東的同事紛紛為他低調做好事的品格點贊,稱他為“最美京東人”。

敬業奉獻



孫君華,莊河市城山鎮東升村村民。婚後,一直照顧患有精神病的婆婆。在女兒出生後不久,也被檢查出患有精神病,需要常年靠藥物維持。2002年,丈夫外出打工時發生意外,導致下肢癱瘓,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多年來,她一邊照顧婆婆、丈夫和女兒,一邊打零工賺錢供兒子上學和一傢人生活開銷。她勤勞質樸、豁達樂觀、堅強不屈,即使嘗盡瞭生活的艱辛和命運的磨難,依然以羸弱的肩膀扛起瀕臨破碎傢庭的重擔,用堅韌和執著詮釋瞭對婆婆、丈夫和子女的真愛。

蘇雙勤,中山公安分局葵英街派出所民警。在2016年大連市公安局組織的社區民警大比武中,他從全市1200多名社區民警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他紮根社區,曾在半年時間走壞瞭三雙軍用皮鞋,走遍社區2845戶和60多傢各類場所和店鋪,成功解決業主與物業糾紛12起,調解各類鄰裡糾紛30餘起,整改社區安全隱患100餘處,協助取締非法傳教場所1處、抓獲逃犯5人,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20餘萬元。曾獲得大連市公安局優秀共產黨員、團中央“優秀團幹部”等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

誠實守信

李瑤,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從事護理工作5年以來,她不怕苦、不怕累,一直視患者利益高於一切。在一次上班的路上,發現交通事故中的四個女孩受傷非常嚴重,她絲毫沒有猶豫,立即停車將四個受傷的女孩送往醫院,並在第一時間為其墊付前期治療費用。直到孩子傢長趕到,她才悄悄離開,前往自己的工作崗位。李瑤和千千萬萬的醫護人員一樣,視救死扶傷為己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著她的熱情與真情。用最寶貴的青春,換實木桌板|實木桌板價格來千傢萬戶的幸福、健康與安詳。

劉藝揚,金州區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2011年6月的一天清晨,劉藝揚檢查發現為肺癌晚期。在治療期間,他仍忍痛到科室查房、指導工作。2013年,病情惡化,經過數個周期化療仍不見好轉。他仍跟科室交待,要參加疑難病例會診和重大手術,醫院的泌尿外科工作不能停。2017年復查,癌細胞再次擴散,但他仍帶病堅持工作。劉藝揚即使身患癌癥也不忘白衣天使的神聖職責,用實際行動踐行瞭醫者“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行業信條,先後被授予“特別奉獻獎”、2017年下半年度“金普好人”等榮譽稱號。

王月婧,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公司項目部總工程師。她先後主辦、主持瞭大連新港22號泊位原油碼頭工程、長興島恒力石化30萬噸級原油碼頭工程等幾十項工程的沉箱預制施工。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青年崗位能手”等,並榮獲大連市“巾幗建功標兵”、“五一巾幗標兵”等稱號。她組織研發的“一種沉箱內芯組合式鋼模板”施工方法獲得“國傢實用新型專利”。工作中,她以崗為傢,早出晚歸,把全部的青春和熱情都奉獻給瞭事業,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個完整的周末或是節假日,愛崗敬業的工作態度深深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郭新,普蘭店區青少年足球教練員。2014年8月,在海南比賽期間,父親病重去世,他忍著悲痛堅持帶隊到比賽結束。今年4月,由於勞累過度腰傷復發,大夫要求他靜養,可他卻每天堅持帶隊訓練。近年來,郭新培養並輸送瞭多名國傢女子足球隊主力。他帶隊兩次獲得大連市“市長杯”冠軍,大連市“市運會”女足冠軍,2016年、2017年兩次獲得中國賽區冠軍並赴瑞典哥德堡參加與世界有約邀請賽,均打入前16名。2018年,普蘭店區青少年女足代表大連市青少年女足參加全國U-12冠軍杯賽,獲得冠軍。

厲嚴,大連交運集團司機。今年1月17日早上8時17分,厲嚴駕駛著旅順至站北廣場的公交車,他因突發疾病,倒在瞭方向盤上。就在這緊急關頭,他沒有為自己多爭取搶救時間,而是選擇保護乘客,不斷的用左手向右打輪,甚至靠著身體傾倒的方式去扳動方向盤,將車輛安全停住。直到他身體緩緩倒下,手仍然死死抓住方向盤不放。厲嚴奉獻著自己,點綴著社會,用自己的生命換取瞭一車乘客的平安,在數年如一日的公交線路上抒寫著新一代公交人的風采。

助人為樂

吳慶勝,中山區昆明街道武漢社區居民。自2000年嶽母離世後,他主動擔負起照顧嶽父嶽母領養的智力一級殘疾、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的小舅子。為瞭親自照顧小舅子,他拒絕瞭鄰居把小舅子送到照扶機構的建議。為瞭省出時間和精力照顧小舅子,他盡量不參加單位和同事組織的集體活動,還把工作時間調整到夜班,保證能和妻子輪流照顧小舅子,讓他身邊24小時有人陪伴。吳慶勝堅持十幾年如一日照顧與妻子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小舅子,用自己的愛為49歲的殘疾小舅子撐起瞭一片溫暖的天空。

王榮川,沙河口區民政局優撫科科長。幾年來他拿出2萬餘元工資,資助瞭3名學生,幫助和照顧1個抗戰老兵和1個重點優撫對象。每逢重大節日,他還帶上米面油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登門走訪看望。他用愛心鋪就瞭一條溫暖的公益之路,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誓言。多年來先後獲得“大連市民政系統先進工作者”大連市擁軍擁屬先進個人、區優秀公務員和三等功等榮譽。王榮川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砥礪前行、認真履職,在踐行黨的宗旨上默默地釋放著光和熱。

李林,大連市慈善總會甘井子區義工隊隊長。他先後榮獲“首屆大連俊青年”“大連市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等榮譽,設立大連市慈善總會“泉水大林”慈善萬元基金。建立泉水小區QQ群,組織小區黨員、義工為百姓服務,組織開展“我們一起過春節”、大年初一零時掃紅、大連北站義務向導、扮靚城市公交等志願活動。他組織的“義工牽小手助學項目”,成員達到89人原木桌板批發|原木桌板批發工廠,資助11名貧困孩子讀書,幫他們完成學業。在他的帶領下,甘井子區義工隊被市慈善總會授予“大連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

孝老愛親

邵明田,沙河口區李傢街道綠香社區樓長。他從機車廠退休後,就在傢含飴弄孫,日子過得平靜而自在。可自從嶽父因一場意外摔倒癱瘓之後,他平靜的生活便就此打破。六年來,他堅持每天給嶽父擦洗、按摩,戴著眼鏡為老人清理糖尿病足。嶽父的神志時而清醒時而迷糊,迷糊時糞便亂塗亂抹,即便這樣,本身患有肺氣腫發起病來就喘不過氣的邵明田,依然多年如一日地照顧著嶽父,讓老嶽父身體清爽幹凈,精神放松愉悅。邵明田不僅傳承瞭敬老、愛老的美德,還為下一代樹立好尊老、愛老的標桿。

見義勇為

王付強,長海縣海洋島中心衛生院醫生。他在一次“下鄉支醫”中,發現海洋島缺醫少藥,群眾更需要他這樣的醫生,於是決心留在這裡,這一幹就是17年。他把病人端在心頭,把生命舉過頭頂,為海島父老鄉親解除痛苦。連續6年去為患糖尿病雙下肢壞疽的張大爺換藥。危急時刻,徒手為昏倒傷患作心肺復蘇。下瞭夜班,又趕回醫院為喝農藥的患者洗胃。上島十幾年,他隻回老傢5次探望雙親,連續16個春節都沒能回去陪父母。

孫月枝,中山區春天幼兒園園長。作為大連市骨幹園長,她先後主持、指導、參與十多項國傢、省和市級課題研究,並多次獲獎。任職的幼兒園曾獲第六屆全國教育系統教研先進單位、遼寧省五星幼兒園、遼寧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作為“大連市幼兒園園長培訓師”,她多次擔任遼寧省“幼兒園教師資格”評委,多次承擔“大連市園長崗位任職班”參觀培訓及代教導師的工作任務。2017年9月大連夏季達沃斯會議期間,孫月枝接受荷蘭友好市市長夫人的訪問,向世界展示瞭大連優質的學前教育。

付濱,中山區葵英街道林海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經理。他以“孝”立志,專註社區養老餐飲服務,開辦林海社區小食堂,為社區老人在傢門口提供安全、健康、可口的飯菜。提升為老服務理念,對於不方便下樓吃飯的老人增添瞭訂餐項目。不斷完善軟硬件設施,打造無障礙通道,開展老年健康知識科普講座,增加食材加工等居傢養老服務,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需求。3年來,林海小食堂共為將近20萬人次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優惠餐飲服務,為上萬人次9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餐飲,義務送餐2000多人次,贏得社區居民普遍贊譽。

李鳳香,甘井子區周水子街道億達社區居民。作為一名年近七旬的普通老人,她用一顆樂於助人、樸實無華的心服務著群眾。她是左鄰右舍的好大姐,不管誰傢有困難她都跑前跑後、問寒問暖,操心著整個樓洞的事情。她是社區的活雷鋒,二十幾年來,她累計捐款達十餘萬。她是社區公益事業的支持者,經常參與社區開展的文化體育活動並主動捐款捐物,定期組織居民開展樂器表演、廣場健身舞。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李鳳香用點點滴滴助人為樂的“小事”,詮釋著一名大愛情懷和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梁淑芳,金普新區三十裡堡街道西三十裡社區居民。2012年,她丈夫因糖尿病在36歲時病故,公公又因食道疾病在兩年後離世。在最艱難的時刻,梁淑芳把所有悲傷封存到心底,她克制著自己的情緒,自我調節。心裡一直有種力量,必須帶著婆婆和兒子好好生活。2015年,在工友的介紹下,她喜結連理,帶著婆婆和兒子再次組建傢庭。周圍的人都能感受得到,她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她也正朝著美好生活再出發。梁淑芳憑借感人的事跡獲評2017下半年“金普好人”稱號。

簡相輝,西崗區白雲街道蓮花社區居民。他和妻子共同經營一傢小飯店,長年為環衛工人提供熱水和午餐加熱。2017年4月的一天,簡相輝所在的樓院失火,獨居在傢的徐老因為昏睡在房間忘記關閉燃氣灶引發火災,滾滾濃煙伴隨著刺鼻氣味迅速向上攀升。他臨危不亂,一邊告訴妻子報警,一邊拿起店裡的滅火器沖到老人房間進行滅火。他義無反顧地先後三次沖入火場,用光五瓶滅火器。當消防車趕到時,火情已被他有效控制,及時挽回居民的財產損失,而他的衣服、身體早已被熏黑。

王素清,瓦房店市文蘭街道紅風社區居民。今年76歲的她,帶領全傢采用繡鞋墊、省吃儉用等方式,堅持十五年資助留守兒童和貧困大學生100多名,總計6萬多元。王素清先後榮獲“遼寧省實名結對特困兒童先進個人”“大連市慈善人物”“大連市三八紅旗手”、大連市“最美傢庭”等榮譽稱號。她自始至終都不要求任何回報,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雖然我的個人力量有限,但能多幫助一個孩子,就有可能改變他們的命運,隻要社會多一點關愛,使處於困境中的孩子看到光亮,讓他們在成長道路上多一份溫暖和感動。

徐本林,東北特鋼退休工人。曾榮獲“西崗好人”“大連市優秀志願者”榮譽稱號。他在工作崗位上任勞任怨,兢兢業業,退休後更是積極參加社區的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掃樓道,打理花壇,熱心幫助行動不便的鄰居,雷打不動地在勝利社區星期六志願者服務大集上為居民磨刀、磨剪子,熱心救人於危難之時,被人們稱頌為“365天在崗的紅馬甲”。他不是黨員,卻始終秉持和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他用樸實書寫瞭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他用堅守傳承瞭中華民族樂於助人的民族精神。

楊華,莊河市太平嶺滿族鄉歇馬村郭屯村民。她曾是一名下崗女工,但她堅強勇敢,積極創業,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熱心服務鄉裡,贏得瞭領導和群眾的一致認可。誰傢有摩擦瞭,她積極調解;誰需要文化活動場地瞭,她把自己傢騰置出來;誰傢春耕秋收時手頭緊拿不出錢,她會積極想辦法……這些年來,她曾獲得太平嶺滿族鄉優秀黨員榮譽,她的傢庭曾獲得大連市平安傢庭創建活動示范戶、大連市十星級文明戶傢庭稱號等榮譽稱號。做一件好事容易,一直做好事卻不容易,楊華用一腔助人為樂的熱忱為鄉村帶去瞭一番新景像。

張嫚,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作為一位孤獨癥孩子的媽媽,2009年至今,她一直在孤獨癥助殘社會公益事業第一線進行志願服務。目前兼任大連市殘聯第六屆主席團副主席、大連市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主席,中國精協孤獨癥工作委員會委員等多項社會職務。2014年,她創辦瞭註冊社會服務機構——大連市愛納孤獨癥障礙者綜合服務中心。她以陽光的心態、熱情無私的付出帶領和幫助大連本地數百名孤獨癥孩子與傢庭轉變觀念、樹立信心、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積極面對挑戰,在孤獨癥傢庭中有較高的威望和口碑。

張永前,金普新區金州義工隊隊員。他始終堅持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積極的行動踐行“助人悅己”的義工理念。加入義工組織10年來,累計為困難弱勢群體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達20多萬元,現已成為一名光榮的四星級義工。他愛心助學,為貧困學子圓大學夢;他扶危助困,幫患病女孩籌集善款;他不遠千裡,為甘孜孤兒慷慨解囊。在他的帶動影響下,有十多名青年人加入到這個光榮的組織。張永前憑借其感人事跡獲評2017年下半年度“金普好人”。

第二季度“大連好人榜”好三義原木桌板|三義原木桌板工廠人簡要事跡



盧萬濤,中山區可稵咖啡店店主。他堅持秉承“誠信雙贏”的經營原則,告誡員工“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要光明正大做人,堂堂正正做事。2008年,盧萬濤開始走上慈善公益之路,連續10年每年春節為大連市福利院的孩子們捐贈上百箱的饅頭、面包等慰問品,並多次組織社會各界為孩子們奉獻愛心。他定期帶領員工服務社區,探望困難傢庭,與孤寡老人結成幫扶對子。他還多次組織義賣活動,對普蘭店、瓦房店貧困兒童進行救助。


arrow
arrow

    tastoteuj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